Workflow
管控下沉县级、指标直接下达,稀土行业重磅新规落地
新浪财经·2025-08-26 00:37

政策发布与市场反应 -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于8月22日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1] - 政策发布后稀土板块走强 北方稀土股价达52.69元/股且单日涨幅9.89% 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均涨超3%[1] - 《办法》制定背景源于2012年发布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已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1] 政策演变与核心调整 - 《办法》基于2024年6月22日国务院公布的《稀土管理条例》制定 该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1] - 相比2月19日的征求意见稿 正式文件在企业范畴界定、指标下达流程、信息上报层级三方面作出核心调整[2] - 正式文件未限定企业必须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改为由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稀土生产企业[4] 企业准入与指标管理 - 征求意见稿曾规定仅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等大型集团可获得指标[3][4] - 正式文件取消集团限制 为盛和资源等非集团企业和进口矿加工企业提供准入机会[4][6] - 首次将进口稀土矿及独居石纳入冶炼分离指标管理[7] 管理流程优化 - 指标下达流程从"政府-集团-企业"改为工信部直接细化分解下达至生产企业[4] - 信息上报层级从省级为主改为县级为主 取消集团汇总要求[4][5] - 流程简化使管控更精准高效 县级层面可直接快速反馈问题[5][7] 行业影响与市场展望 - 政策强化总量控制和环保要求 理论上可稳定市场价格避免过度开采引发的波动[8] - 稀土冶炼分离供给端约束实质性显现 冶炼资产重估预期升温[7] - 新能源汽车旺季来临推动补库需求 稀土价格加速上涨动力较强[7] 供应链挑战与建议 - 进口矿纳入控制可能使供应端无法及时响应需求增长 引发价格持续上涨[8] - 缺乏灵活调整机制可能导致市场反应滞后 出现短期供应紧张[8] - 建议企业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建立多元化原材料采购渠道[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