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个月赔了10万”,爆火的生烫牛肉米线,开始降温关店
虎嗅·2025-08-24 13:13

行业扩张与市场表现 - 生烫牛肉米线行业凭借30秒出餐和高性价比模式快速扩张 头部品牌门店数量达500多家且签约门店数达700家 [1] - 该品类在全国范围内开出上千家门店 成为餐饮行业现象级品类 [5] - 行业在短期内经历从爆发到衰退的周期 火爆不到一年即迎来批量闭店潮 [2][6] 闭店潮现状与表现 - 闭店现象在全国多地密集出现 包括上海 广州 南京 成都等主要城市 [8][9] - 典型案例包括上海闵行区门店开业不足三个月关闭 南京门店开业一个月歇业 广州天河北门店从爆满到暂停营业 [7][9] - 连锁品牌未能幸免 上海柳州路和虹口门店均出现停业情况 [9] - 现存门店上座率显著下降 即便位于商场 医院等人流密集区域也乏人问津 [10] 加盟模式问题与财务风险 - 加盟商面临严重亏损 有案例显示日均营业额仅200元且毛利率低至20% [12] - 单店投资亏损额达10万元级别 有加盟商经营三个月后关闭并承担全部损失 [12] - 低门槛高回报的话术吸引大量创业者入局 但实际结果多为速亏结局 [14] - 常州出现投资10万元的70平门店仅经营十几天就紧急转让的情况 [13] 市场竞争与经营困境 - 同质化竞争极端严重 广州某商圈500米范围内出现5家同类门店扎堆 [26] - 价格战激烈 头部品牌从8元吊龙直接降价至7元进行贴身肉搏 [23][24] - 产品缺乏差异化 所有门店均采用类似装修风格和促销口号 [27] - 密集布局导致客流严重稀释 最终引发闭店潮 [28] 产品本质与消费行为 - 品类依赖视觉冲击和营销噱头 如7元吊龙海报和现场烫肉表演 [30] - 消费者复购率低 普遍反馈产品与普通牛肉米线无差异且价格实际达20-30元 [31] - 新鲜感消退后缺乏产品力支撑 难以形成持续消费 [32] - 行业从追求形式转向产品本质认知升级 反映餐饮行业共性困局 [33][34] 行业启示与发展方向 - 跟风式扩张不可持续 需避免营销噱头盖过产品本质 [34] - 供应链深耕和品控坚守才是长期发展核心 [35] - 餐饮行业长青密码在于产品本质而非营销泡沫 [36] - 现象级品类的骤变警示需尊重市场规律和差异化竞争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