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6亿元,同比下降20.92%,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降46.82%,创近三年同期最差表现 [2] - 2022年新冠检测需求推高业绩峰值,营收56.81亿元,净利润11.97亿元,毛利率69.3% [3] - 2023年疫情退潮后营收回落至27.65亿元,同比下降超50%,净利润4.88亿元,传染病检测收入骤降75.82% [4] - 2024年营收微增至30.65亿元,同比增长10.85%,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15.18% [4] 业务板块分析 - 慢病管理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26.06%,毛利率从61.9%降至58.7%,受集采和医院控费影响 [5] - 传染病检测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1.14%至3.79亿元,新冠相关产品收入几乎归零 [5] - 虫媒传染病检测在东南亚市场实现18%收入增长,但市场容量有限,无法对冲呼吸道检测下滑 [5] 研发投入与布局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8.3%,占营收比重16.5%,较2024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2] - 聚焦化学发光、分子诊断与AI辅助诊断领域,推出LA-6000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和FS系列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 [7] - 美国子公司新冠、甲乙流三联检测试剂盒获FDA 510k认证,填补美国呼吸道传染病市场空白 [8] 行业环境与挑战 - IVD集采覆盖肿瘤标志物16项、甲状腺功能9项,DRG/DIP支付改革导致医院检验科控费力度加大 [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0年220天升至286天,部分基层医院回款延迟超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6] - 化学发光设备面临国际巨头70%以上高端市场垄断,AI病理软件需培育基层医院付费意愿 [8] 未来展望 - 关键产品如呼吸道12联检试剂、新冠-甲乙流三联检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市,短期难贡献收入 [8] - 化学发光设备目标装机5000台,分子诊断产品注册进展将决定研发加码效果 [9] - 研发投入占比16.5%高于行业12%平均水平,需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研发投入 [8]
快速检测龙头从新冠红利巅峰跌落:万孚生物上半年净利腰斩,研发豪掷超2亿元能否破解下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