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阶段 - 仿制阶段(2015年以前)中国药企主要模仿国外原研药品 质量稍差但价格便宜 [2] - 跟随式创新阶段(2015-2025年)中国企业开始追求同类最优 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击败海外产品 出现大批me too新药公司 [2] - 源头创新阶段(2025年后)企业在新靶点 新化合物 新作用机理等方面实现全球首个颠覆式原始创新 [2] 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科学技术机制突破 临床医学验证优效 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市场构成三大核心进步环节 [3] -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形成完整生态系统 包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 昌平实验室等新型研究机构 [3] - 中国已跻身全球创新药"两极" 原研药覆盖754靶点 TOP20靶点管线全球占比超50% [3] 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预计2035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 占全球15% [3] - 中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全球30%左右 [3] - "十四五"期间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 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 [3] 产业投资生态建设 - 生命园创投基金专注于生物制药 高端医疗器械 生命信息技术等高成长领域投资 [4] - 基金依托中关村发展集团资源 具备产业集聚效应和完整产业链条 [4] - 园区提供研发合成CRO服务一条龙 产业环境对比波士顿 硅谷毫不逊色 [4] 投资策略与成果 - 投资理念聚焦最领先 最具颠覆性创新且能实现社会价值的优质项目 [5] - 已投资炎明生物 维泰瑞隆 分子之心 健达九州 华毅乐健等创新药企 [5] - 采用"有温度的合伙人"模式 提供从项目转化 团队搭建 到产业资源链接的全方位支持 [6] 行业发展前景 - 资本持续支持长周期 高投入的生物医药研发 [6] - 坚持第一性原理 在真实医疗场景中解决医疗需求 让患者获得临床获益 [7] - 未来将持续聚焦生物医药领域 见证万亿医药市场与产业腾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