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造肉第一股”千亿市值毁灭录
Beyond MeatBeyond Meat(US:BYND) 虎嗅·2025-08-21 07:09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自2011年种子轮融资及IPO以来累计融资16.9亿美元 [1] - 市值从2021年峰值200亿美元下跌99%至不足2亿美元 [1] - 2019年上市后市场曾预测植物肉市场规模达200-300亿美元 [3] 行业成本与竞争格局 - 人造肉出厂成本为每公斤7美元以上 显著高于牛肉(6美元)、猪肉(2.5美元)和鸡肉(2美元) [6] - 传统禽肉市场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19% 主要受益于白羽鸡等低成本优势 [9] - 高成本导致人造肉在同质化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难以扩大市场份额 [6][7] 市场发展现状 - 过去十年人造肉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仅10% 低于市场预期 [2] - 成本未能实现规模化下降 导致产品始终定位于小众市场 [9][12] - 植物奶成功模式未能在人造肉领域复制 因未实现成本下降承诺 [12] 技术发展与投资动向 - 比尔·盖茨2019年第二季度突击投资Beyond Meat 当年度第四季度即退出 [24] - 当前投资重点转向昆虫蛋白 蟋蟀蛋白成本约2美元 与鸡肉接近 [25] - 盖茨基金会向All Things Bugs LLC提供350万美元资助 用于昆虫蛋白研发 [27] 宏观背景与产业逻辑 - 人造肉发展基于环保主张 其底层逻辑源于1972年《增长的极限》报告资源稀缺理论 [13][14] - 全球面临资源天花板约束 表现为美国页岩油成本平衡线达60美元 牛肉价格经通胀调整后始终维持在7美元 [16][17] - 过去50年技术停滞现象明显 核技术、农业单产和畜牧育种均未出现颠覆性突破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