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史带财险由合资变外资 保险业对外开放再提速   
金融时报·2025-08-20 02:14

史带财险股权变更 - 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由中外合资险企变更为外资独资险企[1] - 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受让上海锦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1120万股股份(0.78%股权)[2] - 受让后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合计持有114600万股股份 持股比例达80%[2] 股权结构及公司背景 - 史带财险外资股东掌控力增强 战略决策和资源调配更加高效灵活[2] - 另外一家股东史带保险与再保险有限公司与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同属史带国际有限公司控股 存在关联关系[2] - 公司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大众保险 2011年引入史带集团 2014年外资持股比例增至77.58%[2] - 经营范围涵盖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各类财产保险业务及再保险业务[2] 外资保险机构在华布局趋势 - 自2018年保险业放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以来 多家外资险企通过新设或收购加速中国市场布局[1]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全球前40大保险公司中近半数已进入中国[4] - 2019年安盛集团完成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 成为外资独资财险公司[4] - 2021年安联(中国)保险控股100%控股中德安联人寿 成为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的人寿保险公司[4] - 2021年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100%控股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4] - 2024年忠利集团受让中意财险51%股权 持股比例达100%[4] 保险市场开放成效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 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5] -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5]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5] - 保险机构进一步扩大在华展业范围 多家合资保险公司外资股东持续增持股份[5] 外资进入的市场影响 - 外资险企涌入丰富了市场竞争格局 带来先进理念与技术 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3] - 外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和科技赋能上的经验与国内数字化优势形成互补[6] - "鲶鱼效应"倒逼内资险企加快数字化转型 竞争带来的服务品质提升最终让消费者受益[6] - 外资机构对中国长期经济韧性充满信心 体现出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空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