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以协同立法激活都市圈一体化动能
新华日报·2025-08-19 22:24
立法机制创新 - 2019年南京市人大牵头都市圈各市签订合作协议 构建立法全环节沟通协作框架 [1] - 依托都市圈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席会议推进项目 南京作为牵头城市全程主导立法动议 起草与论证 [2] - 采用"小快灵+区域协同"立法模式 实现精准发力 [2] 跨域治理实践 - 2020年与镇江同步出台轨道交通管理决定 统一宁句轨交乘客行为规范与执法标准 [1] - 2022年联合镇江 马鞍山推出长江江豚保护决定 建立科研救助跨区域协作制度 [1] - 组织两省三地五级人大代表开展十小时沉浸式调研 推动生态保护立法跨省域协同 [1] 领域拓展与深化 - 立法领域从交通 生态延伸至文化遗产保护 2025年与镇江推进南朝陵墓石刻立法保护1500年历史遗产 [1] - 协同立法覆盖创新协同 产业分工 公共服务等区域发展关键领域 [1] - 题材开创全国先河 涉及轨道交通车厢 长江江豚 南朝石刻等立法事项 [2] 治理效能提升 - 以法治创新破除行政壁垒 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南京样本 [1] - 通过系统性集成与跨区域联动持续激活都市圈治理效能 [2] - 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支撑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目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