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于3728.03点,盘中一度涨至3745.94点,创2015年8月以来近十年新高 [1] - A股市值总和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 - 沪指从7月初强势突破3500点后维持上行走势,并于7月23日盘中冲上3600点 [4] 债市表现 - 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33%至116.09元,创2025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 [3] - 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至108.015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21%至105.455元 [3]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4-6bp,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5个月新高至2%上方 [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9日至8月19日期间从1.641%升至1.78%,波动幅度超13bp [4] 股债跷跷板效应 - 股市情绪高涨从风险偏好角度压制债市,该效应从7月已开始显现 [4] - 部分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出现下调,因债券市场波动传导至理财产品 [4] - 税期走款时点资金抽水现象为银行间流动性带来挑战 [4] 债市影响因素 - 反内卷预期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股市和商品市场强势运行压制债市 [4] -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化短期内不降息预期 [4] - 债市调整加剧债基、理财赎回压力,引发赎回负反馈担忧 [4] 债市未来展望 - 从中长期看债市和股市定价将回归基本面,债市对经济及货币政策更敏感 [5] - 短期内债市仍将偏弱运行,需警惕债基、理财赎回规模扩大风险 [5][6]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基调未变,基本面偏弱仍处于降息通道,利率未进入趋势性上行 [6] - 央行近两日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8月19日净投放4657亿元以稳定资金面 [6]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后续债市或渐“脱敏”
北京商报·2025-08-19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