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 北京市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
北京商报·2025-08-18 00:38

政策框架与目标 - 北京首次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提出7个方面26项措施 聚焦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 - 政策目标为2030年基本形成高质量充分就业格局 2035年进一步巩固 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首善之区[2] - 建立六大体系包括协同化就业工作体系 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精准化就业支持体系 多元化岗位开发体系 便捷化就业服务体系 平等化就业保障体系[2] 就业优先导向机制 - 将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 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 重大政策调整同步开展岗位创造和失业风险评估[2] - 整合政策资源吸引急需紧缺青年人才 出台新就业群体友好措施 开展首都人口与就业常态化监测[2] - 推进出台《北京市就业促进条例》 实施城乡就业融合与区域就业结对子工程促进均衡发展[2] 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 推动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 对就业质量不高专业进行预警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3] - 实施技能北京培训行动 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资源 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3] - 推动职业资格与职称学历双向比照认定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完善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3]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 制定促进青年就业行动计划 开发科研助理 基层服务岗位 建设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 组织求职能力实训营[3] - 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文旅融合 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3] - 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加强技能培训 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政策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3] 岗位开发与产业布局 - 制定全市就业岗位开发专项计划 开发数字产业 绿色产业岗位 挖掘首发经济 夜间经济 银发经济 冰雪经济岗位潜力[4] - 开发收纳师 护理师 育婴师等实用型兜底性岗位 建立企业吸纳就业评价机制 对吸纳能力强企业强化政策支持[4] -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培育硬科技初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制定平台经济吸纳就业指导意见 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4] 就业权益保障机制 - 消除影响平等就业不合理限制 查处招聘解雇违法行为 保障妇女职业全周期权益和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4] - 健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集中就业 自主就业促进机制 完善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加强工资宏观指导[4] - 实施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治理欠薪欠保 违法裁员 求职陷阱等乱象 营造支持就业社会氛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