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竞购Chrome的Perplexity,为什么要做AI浏览器?
虎嗅·2025-08-16 01:06

AI浏览器市场格局 - Perplexity向Alphabet提出345亿美元收购Chrome的邀约 这一出价超过其自身200亿美元估值[1] - OpenAI宣布未来几周发布AI浏览器 将重新思考用户浏览方式并与Operator集成[12] - The Browser Company于6月向Arc用户开放Dia浏览器Beta测试[30] Comet产品特性 - 采用多模型架构 集成OpenAI、Anthropic及自研DeepSeek模型[6] - 侧边栏AI助手可基于当前页面context执行任务 包括跨应用操作和复杂工作流[3][41] - 支持语音指令和个性化设置 等待名单超50万人 目前仅限Perplexity Max订阅用户使用[5][37] 技术实现路径 - 基于真实用户数据构建PPLX Bench基准测试集 避免模型过拟合学术基准[8] - 采用监督微调(SFT)和强化学习(RLHF)优化模型 使用DeepSeek设计的GRPO算法[10] - 动态构建训练数据 结合表现不佳的prompt与通用能力prompt[9] 商业模式创新 - 设计分层收费:免费版提供基础AI功能 付费版支持高价值场景如私有数据处理[16] - 用户愿为省时服务付费 案例显示Comet用5分钟完成原需2-3小时工作并节省200美元[17] - 拒绝广告驱动模式 认为Google将凭借垄断广告网络保持优势[14] 产品定位差异 - Comet侧重任务执行 在搜索摘要、跨应用操作和协作功能上表现突出[38][41][46] - Dia专注于工作流管理 Skill功能支持自定义代码和多标签页协同[46][51] - a16z测评显示Comet在8个维度领先 Dia在2个维度占优 4个维度持平[35] 行业发展趋势 - 浏览器成为AI代理操作系统(Agent OS)的理想平台 可无缝集成现有工作流[23][24] - 记忆(Memory)功能是解锁主动型AI的关键 需在操作系统或浏览器层面实现[57][61] - 预计2025年初将普及能完成简单工作流的代理 复杂研究任务代理将在2-3年内成熟[55][56] 竞争优势构建 - AI浏览器根本优势在于数据本地化处理 服务端无法访问用户数据[27] - Perplexity最关注用户留存率 目标是将Comet设为默认浏览器以提升日请求量[13] - 架构设计实现"按需使用数据但不收集"的平衡 避免数据用于训练或广告[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