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全国大型营业性演出五一假期票房收入达12.12亿元 同比增长5.12% [3] - 音乐节呈现高线城市主导、地域下沉、边界外延趋势 [3] - 行业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 [3] - 消费者从购买消费品转向经历体验 更看重差异化服务和稀缺资源 [12] - 演出市场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票价整体向下调整 [1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音乐节以温暖、陪伴、连接为精神主旨 打造喧嚣之外的生活新方式 [1] - 根本逻辑是根据地方特点定制策划 力求不重复别人亦不重复自己 [3][4] - 愿景是用5到10年时间成为世界级地标性音乐和艺术节 [5] - 采用娱乐+AI方式向现实娱乐世界迈进 [14] 演出内容设计 - 2023年邀请27组国内外音乐人 包含国际知名乐队和女性音乐力量 [3] - 2024年邀请28组音乐人 其中8组为国际音乐人 半数以上是中国首演 [4] - 2025年将呈现40余组国际化音乐人 新增outing舞台 [9] - 阵容设计注重风格多元与国际视野 涵盖电子民谣摇滚R&B等类型 [3][4] 场景体验创新 - 提出AnotherLife口号 融合音乐旅行艺术集市等生活方式元素 [7][8] - 2023年推出日出专场沉浸式音乐表演 [7] - 2024年设计艺术单元社区单元并发起环保倡议 [9] - 设置150个垃圾分类点 3天回收塑料瓶数十万个 吸引14万人次响应 [9] - 音乐节现场设置独立女性卫生间 [14] 用户特征与影响 - 18-29岁购票用户占比达55% 跨城观演比例达94% [13] - 品牌认知初步形成 成为年轻用户偏爱的音乐节形式 [13] - 通过人文社区连接呈现文学艺术内容 如音乐人综合展 [13] - 地标艺术建筑和人文生活空间成为乐迷重要生活方式选择 [13]
阿那亚・虾米音乐节:不止是演出,更是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
北京商报·2025-08-15 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