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挑战 - 中国企业海外招聘面临巨大困难,尤其是语言和文化障碍 [7][8] - 智力产品类公司需要大量沟通,线下面试通常1-2小时且全程英文 [6] - 招聘流程复杂,一个月内处理100+简历,15场面试 [3][4] 招聘渠道 - 马来西亚主流平台Job Street类似Boss直聘但侧重搜索功能 [11] - 其他综合平台包括FastJobs Malaysia、Maukerja和Mudah.my [13] - 垂直平台有面向马来人的Maukerja和面向华人的Ricebowl [14] - 基础岗位可通过店面广告,专业岗位需LinkedIn+Job Street [15][16][17] - 特定行业通过行业协会招聘,如审计/法律行业 [18] - 高端岗位采用猎头服务,收费为年薪20%-25% [19][20][21] 面试管理 - 非英语企业常需华人助理翻译,但推高了华人员工薪资 [23][24][25] - 采用严格面试流程:WhatsApp确认、前一天提醒、未回复取消安排 [30][31] - 马来西亚面试者普遍守时,部分族群有良好工作习惯 [28][36] - 印度裔人才两极分化:高端专业人士或底层劳动者 [37] 用工特点 - 华人员工最受欢迎且愿意加班,但需支付更高报酬 [33] - 基础岗位加班必须付费,白领岗位无加班费 [34] - 当地重视工作生活平衡,实际工作与休息时间比例达1:1 [38][39] - 996文化不适用,员工到点下班且假期众多 [38] 文化差异 - 当地员工对新兴业务概念理解存在滞后 [42][43] - 认知差距导致业务执行困难,精英已自主创业 [44][45] - 装修风格等细节因文化差异可能出现偏差 [46]
出海东南亚,最难的不是赚钱
虎嗅·2025-08-15 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