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昆山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华日报·2025-08-14 23:02

人文经济学概念与意义 - 人文经济学强调文化与经济和谐共生 以人为中心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经济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 - 人文经济学对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1]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追求经济物质积累和促进人的现代化[2] 顶层设计规划 - 需将人文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局 提高文化建设战略高度 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 - 强化生态基底与历史街区协同规划 推动科创空间与人文场景深度咬合 实现城市形态 乡村质态 环境生态 人文情态同步提升[2] - 设立人文经济发展专项基金 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夯实文化发展数字基座 做好人文经济人才引育[2] - 发挥江南文化区域比较优势 搭建合作架构 通过文旅合作 联名文创 共建文化空间和水乡生态保护区[2] 制度保障体系 - 探索建立保障人文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 破除阻碍因素 加快人文要素赋能经济发展[3] - 构建人文经济专项发展指标体系 将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水平 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率 文化消费满意度量化纳入评价框架[3] - 完善文化资源资产管理制度 明确产权责任 破解多头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3] - 探索全链条文化资源活化转化制度 激发文化资源市场价值和活力[3] - 创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 发挥政府 市场 市民 文化龙头企业 高校和文化社会团体作用[3] 融合赋能实践 - 推动文化要素同现代经济要素深度融合 将文化同科技 创新结合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4] - 塑造昆山独特城市气质 紧扣产业特色和水网优势 营造开放 创新 和谐 包容的城市人文生态[4] - 借助全媒体传播矩阵讲好昆山故事 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4] - 构建经济文化经济发展闭环 强化创新驱动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