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建立全面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规范担保行为 防范担保风险 确保资产安全 [1][2] - 制度涵盖担保对象审查 审批流程 合同订立 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关键环节 [3][9][12][14] - 明确须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批的担保情形 包括单笔担保额超净资产10% 担保总额超净资产50%或总资产30%等 [5][6] - 强调对关联方担保的特殊要求 包括必须提供反担保 独立董事审核及股东会审批 [3][7][8] - 建立持续风险监控机制 要求专人跟踪被担保人财务状况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1][12] 担保对象管理 - 担保对象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较强偿债能力 包括互保单位 重要业务关系单位及子公司等 [3] - 可为不符合标准但风险较小的申请担保人提供担保 需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通过 [3] - 明确禁止担保情形 包括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财务状况恶化 存在较大经济纠纷等 [4] 审查与审批流程 - 董事会或股东会审批前需全面审查申请担保人资信状况 包括企业资料 财务报告 反担保方案等 [3][4] - 关联担保需经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 [5] - 特定担保情形必须提交股东会审批 包括单笔担保额超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10% 担保总额超净资产50%或总资产30%等 [5][6] - 董事会审议担保事项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出席且出席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6] - 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可豁免股东会审议情形包括全资子公司担保或其他股东按权益比例提供同等担保 [7] 担保合同管理 - 担保合同需由董事长或授权人员根据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签署 [9] - 合同必须明确债权种类 金额 担保方式 范围 期限及各方权利义务等关键条款 [9][10] - 非银行格式担保合同需由法律顾问审阅或出具法律意见 [9] - 接受反担保时需完善法律手续 及时办理抵押或质押登记 [10] 风险管理机制 - 财务部作为日常管理部门 负责担保事项统一登记备案 合同管理及信息披露通报 [10] - 需专人持续关注被担保人财务状况 定期分析偿债能力 建立财务档案并向董事会报告 [11] - 发现被担保人经营严重恶化或债务逾期时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启动反担保追偿程序 [12] - 担保出现纠纷时以诉讼或非诉讼方式妥善处理 履行担保义务后需向债务人追偿 [12] 信息披露要求 - 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视同公司行为 需遵守相同规定并及时披露 [13][14] - 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批准的担保需及时披露 内容包括决议详情及担保总额 [14] - 独立董事需在年度报告中对担保情况专项说明并发表意见 [14] - 被担保人债务逾期15个交易日或出现破产等情形时需及时披露 [14] 责任追究机制 - 因关联方不及时偿债导致担保责任时 董事会需采取追讨 诉讼等保护性措施 [15] - 对擅自越权签订担保合同或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人员追究责任 [15] - 因担保造成经济损失时需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5]
雅创电子: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