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个工科实验室,“养”了一群“打不死的小强”
虎嗅·2025-08-14 09:46

技术突破 -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开发出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 身长仅2厘米 体重仅2克 能在复杂野外环境自主爬行 跳跃 游泳[1][3] - 采用全新电磁弹性体驱动机制 通过弹性力和静磁吸力平衡实现类似肌肉收缩运动 在低电压<4V下产生高达210 N/kg输出力和60%变形率[8][9] - 驱动系统设计为双稳态或三稳态 驱动至目标状态后无需持续供电即可稳定保持 能耗仅56毫瓦 相当于小LED灯[10] 性能优势 - 机器人可在无电场 磁场环境中自主运动 具备极限抗冲击能力 从108米高空自由落体后仍能继续运作[5][11] - 搭载8毫米长4毫米厚容量20毫安的小型板载电池时可持续工作1小时[10] - 突破柔性与微型系统传统驱动方式性能瓶颈 实现高输出力 大形变与低电压驱动的有机统一[9] 应用前景 - 蠕动式爬行机器人适合在废墟 瓦砾 狭小缝隙中执行搜救任务 可被无人机空中投放至灾害现场[11] - 自驱动跳跃机器人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完全自主跳跃软体机器人 可在复杂地形感知环境并自主移动[13] - 未来计划实现两栖运动和3D跨障碍运动 成为执行科学任务的得力助手[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