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命名与市场反应 - 折叠屏iPhone命名为iPhone 18 Fold引发网友争议 部分用户认为名称缺乏创意且逻辑上可能影响后续产品序列规划 [1][2][3][4] 产品技术突破 - 采用翻盖式双屏设计 通过新型聚合物填充技术和外置枢轴点铰链设计实现屏幕零折痕效果 显著降低屏幕应力并延长显示寿命 [9][11][14][16] - 使用三星in-cell触控面板使屏幕厚度减少19% 内屏尺寸达7.76英寸(分辨率2713×1920) 外屏5.49英寸 整机折叠厚度低于1厘米 展开仅4.5mm [13] - 取消Face ID改用屏下Touch ID以节省内部空间 搭载2nm工艺A20芯片 但仅配置双摄像头 [17] 定价与市场竞争 - 预计售价达14000元 较三星Z Fold6高出300美元 成为高端折叠屏市场定价最高产品之一 [19] - 苹果作为折叠屏领域后来者 面临三星等品牌已占据市场多年的竞争格局 [6] 软件生态与用户体验 - 可能移植iPadOS分屏多任务功能至折叠屏 支持左右分屏和浮动窗口操作 解决安卓系统分屏割裂问题 [22] - 通过Handoff功能实现应用在折叠与展开形态间自动适配 减少开发者适配工作量 [24][25] - 计划打造"一机双形态"体验:外屏保持iPhone操作逻辑 内屏切换为iPadOS并支持Apple Pencil 结合多模态AI能力提升生产力场景应用 [27][28] 产品规划与行业影响 - 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高端型号 2027年发布低端版本 但可能因苹果传统产品延迟导致实际上市时间推后 [9][29] - 苹果入场可能改变折叠屏市场生态适配标准 凭借系统级整合能力提升大屏设备生产力体验 加剧行业竞争 [20][28][29]
iPhone18 Fold来了,屏幕打“玻尿酸”,彻底消灭折痕,售价1.4万起,值得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