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总体表现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M2增速均保持较高水平 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为实体经济提供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1] - 主要金融指标继续高于经济增速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1] 政府债券发行与政策合力 - 上半年政府债券累计发行13.3万亿元 其中国债发行7.89万亿元 同比增长36% [2] - 2万亿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地方专项债额度已发行约1.8万亿元 [2]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提前 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带动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 [2] - 政府部门杠杆率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至65.3%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 居民部门杠杆率略降0.7个百分点 [3] - 政府债券快发多发实质是政府加杠杆 企业和居民稳杠杆 有利于宏观杠杆率结构优化 [3] 信贷数据波动因素 - 贷款增量存在季节特征 7月份是明显信贷"小月" [4] - 部分银行为业绩考核将信贷投放前置到6月份 对7月份贷款数据带来扰动 [4] - 6月份金融机构半年报披露和企业半年期经营结算窗口期导致信贷数据波动 [4] - 观察6-7月份金融数据时应将两个月数据合并分析 剔除季节性和外部冲击因素 [4] 贷款数据分析维度 - 7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 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5] - 新发放贷款是流量指标 需结合贷款发放量和回收量综合评估 [5] - 贷款余额增速到一定阶段后会趋于稳定 但存量贷款滚动续作仍能有效满足融资需求 [5] 信贷结构优化 - 7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7]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7]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量占比不断上升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7] - 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动能贷款增速趋缓 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 [7] 未来信贷展望 - 随着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显效 全年信贷将维持合理增长 [8] - 科创、消费、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信贷能得到有力保障 [8]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时报·2025-08-14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