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 - 江苏省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7.19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8.81件,连续9年全国省区第一 [2] - 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省89.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42个百分点 [2] - "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明专利授权量3.43万件,全国第三,其中高端纺织、半导体、高端装备领域全国第一 [2] 知识产权制度作用 - 专利制度通过20年专有权保障创新者收益,例如新药研发平均投入超10亿美元、周期10年,专利到期后价格大幅下降(如糖尿病药物从158元/盒降至32元/盒) [3] - 专利文献覆盖90%以上新技术信息,利用其可缩短60%科研周期、节约40%科研经费 [3] 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 - 知识产权连接创新与市场,通过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推动高校专利产业化 [4] -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等活动,促进企业"知产"变"资产" [4] - 发展知识产权运营、金融、评估等新业态,培育创新生态 [4] 行业竞争与知识产权布局 -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从"拼价格"转向"拼专利",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商标品牌优势 [5] - 引导行业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构建专利池降低使用成本,避免低效重复建设 [5] 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 建成"1+13+N"保护体系,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22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从12个月缩至6个月,外观设计从6个月缩至2周 [6] - 2024年处理知识产权案件超1万件,平均办理时间不足2周 [6] 涉外知识产权保护 - 拥有国际专利的企业超7000家,建设14家国家级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专家库超200名 [7] - 加强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利用"江苏微解纷"平台提升纠纷处理效率 [7] 提质增效行动 - 启动"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包括全链条保护"微改革"、涉外护航、智慧监管等十项举措 [8]
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杰走进“在线访谈”节目“知产”是金,“卷价格”不如“拼专利”
新华日报·2025-08-13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