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省水稻陆续拔节长穗,恰逢气象病虫灾害频发期——精准施策,打赢秋粮丰收攻坚战
新华日报·2025-08-13 23:28

秋粮生产现状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三以上,对全年粮食丰收、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1] - 当前正值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关键期,距离秋粮大面积成熟收获还有两个月左右 [1] - 全省水稻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水旱温度变化复杂,秋粮生产基础较好但生长不平衡性较大 [1] 气象与灾害影响 - 入夏以来气象条件复杂,秋粮生育中后期面临高温、干旱、台风、暴雨、阴雨寡照等不利影响 [1] - 7月出梅后全省平均降水量252.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淮北地区149毫米,偏少50%,为1951年以来第三低 [1] - 8月下旬有2次高温过程,后期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秋季台风强度更大且易与冷空气结合,致灾性更强 [3] - 早霜和寒露风可能造成低温冷害,冷空气和强对流大风易导致玉米等高秆作物倒伏 [3] 水资源管理与灌溉 - 预计到9月最后一次水稻用水期,江水北调供水区需水约58亿立方米,现有水源可基本满足灌溉需求 [2] - 今年投资74亿元推进27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治理80万亩灌溉薄弱片区,新建4000公里农村生态河道 [2] - 各类水利项目进展顺利,总体进度超60% [2] 病虫害防控 - 预计全省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态势,程度略重于去年 [1] - 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中后期重大病虫,以及玉米、大豆的夜蛾类害虫和南方锈病 [3] - 组织专家和植保人员深入病虫重发区和技术薄弱区,精准开展防控指导 [3] 单产提升措施 - 启动粮油高产优质片区建设,持续提升粮食单产,秋播前再谋划建设一批片区 [4] - 单产提升最大障碍是关键技术水平不高,需制定针对性强的技术方案 [4] - 遴选种植规模适度、技术装备适合、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主体,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