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曝光与行业关注度影响 - 公司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央视春晚表演后关注度远超预期 成为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结合的标志性事件 [2] - 行业关注度提升带动公司及产业链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非常好 但企业面临参观调研增多带来的运营压力 [3] - 行业关注度存在波动性 最终将回归理性发展 [3] 技术发展阶段与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早期阶段 距离家庭普及应用较远 [5] - 当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科研教育 服务展示 简单工业应用及AI开发 [5] - 机器人执行复杂动作能力已实现 但家庭和工厂大规模应用仍存在技术瓶颈 [6] AI技术瓶颈与突破预期 - 行业最大难题是机器人AI水平未达临界点 这是全球性技术挑战 [8] - AI技术存在突发突破特性 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能快速迎刃而解 [8] - 机器人AI技术进步超预期 格斗比赛功能从预估1-2年缩短至数月实现 [9] 产业化时间表与伦理考量 - 行业预计3-5年内取得明显技术进步 但家庭应用还需较长时间 [9] - 家庭应用延迟主要涉及伦理道德和安全性问题需要解决 [9] - 人形机器人发展可能像互联网诞生一样成为技术革命的小火苗 [9] 比赛表演与情绪价值 - 机器人比赛表演提供情绪价值 正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10] - 表演和比赛活动是构成未来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技术路线选择依据 - 公司从机器狗转向人形机器人主要基于AI技术向多模态通用型发展 [11] - 选择人形机器人形态是因为市场偏好更倾向于人形设计 [12] 全球竞争格局与优势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生产制造优势 全球出货量较多 [13] - 中国AI人才数量相对较少 但长期竞争力非常强 [13] - 硬件制造优势使中国机器人企业成本竞争力更强 使用门槛更低 [13] 行业竞争生态 - 行业目前非常火热 涉足企业众多且各具优势 [14] - 良性合理竞争对整个行业发展有利 [14] 算力需求与解决方案 - 大规模集群算力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至关重要 [15] - 电池负载限制导致机器人无法携带大规模算力 [15] - 未来将通过分布式算力和本地化算力中心解决延迟问题 [16] 人才短缺现状 - 行业面临全方位人才短缺 包括技术和非技术岗位 [18] - 最核心短缺的是AI人才 [18] - 人才需要时间培养成长 目前供给尚未适配行业发展速度 [17] 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国内外高校保持密切合作 [19] -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比单一公司业绩更重要 [20] - 通过出书和技术开源项目促进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21] 研发方法论 - 研发最关键的是明确方向 大部分投入用于方向摸索 [23] - 保持技术敏锐性能减少试错成本 [23] - 需要低成本探索后再重点投入 [23] 行业终极愿景 - 推动科技进步使人类生产力迈上新台阶 [24] - 通用AI和机器人带来的变革可能超越蒸汽机和电的发明 [24] - 让人类逐渐摆脱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 [24] 区域发展环境 - 浙江提供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 [25] - 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城市新兴产业发展更好 [25] 行业支持需求 - 国家政策支持已经非常充分 [26] - 最重要的是社会对新技术保持开放心态和信心 [26]
人民日报专访王兴兴,问了22个问题
华尔街见闻·2025-08-13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