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大政策齐发!服务业经营主体和个人消费贷款迎贴息“红包”
北京商报·2025-08-12 14:2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三部门同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标志从经营主体到消费者的贴息组合拳正式启动 [1] - 政策落实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要求 2025年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对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3] - 两项政策分别从供需两端发力 服务业贷款贴息旨在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直接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并提高消费意愿 [9]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 [4] - 贴息适用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贷款 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4]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承担90% 省级财政承担10%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6][7] - 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8]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直接面向消费者个人的贴息政策 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 [5]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5]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中央财政承担90% 省级财政承担10% [6][7]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7] - 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机构共23家 [8] 市场利率与政策设计 - 当前大中型银行经营贷利率普遍徘徊在3%左右 部分银行抵押经营贷利率已降至2字头 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在监管加强后回升至3.1%-4%左右 [6] - 贴息比例设定为1个百分点 力度适中 中央财政承担90%有助于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7] 政策实施与监管要求 - 要求经营主体将贷款资金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改善消费基础设施 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10] - 贷款经办机构需审核借款人账户交易信息识别消费部分 对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还需识别所属领域 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10] - 经营主体需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 居民消费贷款不得违规用于投资理财 需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加强风控和资金流向管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