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明确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可享财政贴息 单户最高贴息贷款规模达100万元 [1]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以真金白银降低融资成本 旨在撬动万亿级消费与服务投资 为下半年稳增长和稳就业提供支持 [1] 贴息标准与范围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2] - 贴息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2] - 支持范围涵盖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 [2] 财政贴息效果与案例 - 财政贴息通过财政资金代替借款人支付部分贷款利息 可定向降低特定群体或特定用途的融资成本 [3] - 2024年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截至2024年末设备更新贷款已签订合同金额超8000亿元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 叠加中央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仅1.5% [3] - 本次针对消费领域贴息有利于建立财政金融联动 更好提振消费潜力 [3] 银行参与与实施 - 参与中央财政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包括国有六大银行、12家股份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已积极响应政策 表示将优化办理流程和简化手续 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传导至企业和个人 [4] - 政策要求经营主体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改善消费基础设施 严禁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4] 政策影响机制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精准发力 双向疏通消费堵点 既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 又可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流动性压力增强供给端韧性 [5] - 以贴息为杠杆撬动需求与供给的正反馈循环 进一步提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5]
贴息方案公布!单户最高贴息贷款可达100万元
中国经营报·2025-08-12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