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表现及科技公司业绩披露 - 8月12日港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 港股科技50ETF下跌0.38% 成份股中比亚迪股份和京东集团翻红 阿里巴巴下跌1.27% 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美团小幅回调 [1] - 8月13日起港股科技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Q2业绩 腾讯和京东率先发布 高盛预计AI对盈利增长的贡献及外卖大战对利润下滑的影响为市场关注焦点 [1] 主要港股科技公司Q2业绩预期 - 腾讯控股预计Q2营收1790.23亿元(同比增长11.11%) 每股收益5.46元(同比增长9.35%) 8月13日发布 [2] - 京东集团预计Q2营收3354.57亿元(同比增长15.12%) 每股收益3.48元(同比下降57.51%) 8月14日发布 [2] - 小米集团预计Q2营收1152.13亿元(同比增长29.62%) 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80.15%) 8月19日发布 [2] - 哔哩哔哩预计Q2营收73.28亿元(同比增长19.60%) 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长133.29%) 8月21日发布 [2] - 快手预计Q2营收344.28亿元(同比增长11.15%) 每股收益1.08元(同比增长20.19%) 8月21日发布 [2] - 阿里巴巴预计Q2营收2537.63亿元(同比增长4.33%) 每股收益13.01元(同比增长31.55%) 5月15日已发布 [2] - 美团预计Q2营收937.88亿元(同比增长14.03%) 每股收益1.29元(同比下降28.73%) 5月26日已发布 [2] - 拼多多预计Q2营收1031.96亿元(同比增长6.32%) 每股收益12.3元(同比下降43.08%) 5月27日已发布 [2] AI驱动的盈利增长及资本开支 - AI变现集中在效果广告提速和云服务贡献 腾讯表示AI已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业务产生实质性贡献 Q2广告收入将持续受益于广告技术升级、视频号、小程序和搜寻业务增长 [3] - 中国主要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金山云)2025年第一季度AI收入占比达19%-27% 较此前预期提升6.4-12.8个百分点 [3] - 2025年美股科技七巨头资本支出达3110亿美元 较2024年约2470亿美元增长34% 可能映射到中国本土AI科技资产 [4] - 海外芯片重新获批出口中国后 港股头部公司预计在下半年加大AI相关资本支出 聚焦AI推理能力扩容及模型部署 腾讯、阿里在AI智能体、广告技术、模型能力与AI推理量方面的进展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5] 外卖大战对盈利的影响及估值分析 - 2025年二季度港股头部大厂宣布耗资百亿投入外卖大战 市场预计Q2外卖补贴投入将影响生活服务类平台业绩 [6] - 市场对外卖拖累业绩的悲观情绪或已体现在估值和股价中 港股科技指数当前PE-TTM为21.96倍 低于近3年80%时间和近5年90%时间 [7] - 横向对比纳斯达克100指数市盈率34.9倍、科创50指数140倍、创业板指34.65倍 港股科技具备较高配置价值和估值抬升空间 [7] - 港股科技50ETF标的指数汇聚中国科技十雄 前十大成份股覆盖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科技赛道 小米集团权重11.3% 腾讯控股9.9% 阿里巴巴9.5% 美团8.6% 比亚迪股份7.7% [7] 盈利增长预期及外部环境 - 港股科技公司营收及利润上行空间确认 标的指数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5.32% 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1.85% [8] - 7月美国非农新增低于预期 市场提升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 全球流动性或将提前改善 港股市场作为对全球利率环境高度敏感的市场可能受益于流动性宽松预期 [8] - 中金建议在恒生指数24000点附近观望甚至适度获利 强调在低迷时提前埋伏而非亢奋时追涨 [9]
财报季来袭!“外卖大战”扰动下,港股科技能否再度“大象起舞”?
格隆汇·2025-08-12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