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抢 iPhone 生产线?库克直接硬刚,特朗普急了!
核心观点 - iPhone短期内不会在美国启动大规模量产 主要受成本 效率和供应链三大因素制约 [1][3][5][7][8] 成本问题 - 将组装业务迁回美国需在设施上投入重资 苹果在印度耗费近10年才实现一定比例的iPhone生产 [3] - 美国人工成本高昂 成本飙升将转嫁给消费者 在激烈市场竞争和产品迭代缓慢背景下可能影响销量与口碑 [3] - 全美制造的iPhone价格或飙升至20000-30000元/台 超出多数消费者承受范围 [8] 效率问题 - 美国制造业工作时长受限(如每周四天 朝九晚五) 工人效率低 难以匹配中国24小时流水线生产节奏 [5] - iPhone标准生产速率为每分钟760台 美国制造业现状无法维持该效率 [5] - 中国工厂生产效率被比喻为"洪水线" 远快于美国"流水线"速度 [5] 供应链问题 - iPhone仅不到5%的零部件在美国制造 剩余95%迁移需协调运输和员工培训 难度极高 [7] - 中国和印度因劳动力成本低 效率高 仍是苹果首选生产基地 [7] - 最复杂机型(如折叠屏和20周年纪念版)初期将由中国独家制造 因中国技术及制造专业知识难以复制 [8] 行业现状 - 苹果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后 暂时搁置回归美国本土制造计划 [1] - 库克公开强调选择中国制造主因是技术优势 非成本因素 [8] - 中国在技能水平和制造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全球不可替代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