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安商场焕新 老百货改造的“商业密码”
北京商报·2025-08-10 06:50
老百货改造趋势 - 传统百货从"商品堆砌"转向"场景革命",通过空间创新和体验重构吸引消费者,如双安商场70%商业面积完成改造,引入落地景观位和屋顶花园等社交空间[1][3] - 北京多个老百货改造项目以"空间创新"为核心逻辑,如友谊商店新增"友谊花园",北京市百货大楼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和平菓局",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推出二次元主题空间[4] - 商务部等七部门推动零售业"一店一策"改造,强调场景化改造和风貌特色提升,北京将迎来更多项目改造如燕莎友谊商城和贵友大厦的升级[5] 品牌与业态调整策略 - 双安商场完成170个品牌专柜焕新升级,新进品牌占比40%,聚焦餐饮和生活方式品牌,引入全国首店和区域首店带动客流提升30%[7] - 品牌落位需先进行"客群微分",按3公里半径划分核心家庭、银发社交等四类画像,建议首店比例控制在20%,其余80%做区域定制款差异化[8] - 业态配比建议零售、餐饮和生活服务按4:4:2布局,引入可移动快闪和艺术装置,延长营业时间至23:00后发展夜间经济[9] 文化传承与创新平衡 - 老百货改造进入深度体验和个性化服务阶段,需兼顾历史记忆与年轻化创新,如双安商场保留30年城市记忆形象同时增强通透性[10][11] - 建议保留代表性建筑元素和老字号店铺,用现代科技如裸眼3D展示历史照片,将会员体系升级为"记忆卡"提供怀旧权益[11] - 改造需平衡Z世代社交需求与传统口碑,通过"烟火气+品质感"组合匹配周边客群,如高校和科技公司人群的多元需求[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