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加快充实“家底”抵御风险
金融时报·2025-08-08 07:59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行动 - 多家地方性中小银行通过增资扩股或变更注册资本方案获得监管批复 包括张家口银行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 保定银行 上饶银行 衡水银行等[1] - 定向募股 增资扩股成为中小银行外源性资本补充主要方式 地方国资成为支持主力[1] - 河北金融监管局批复衡水银行募集6亿股股份 保定银行注册资本从52.7亿元增至59.8亿元[1] - 7月以来超20家中小银行定向募股方案获批 包括上饶银行 进贤农商行 新源农商行等[1] 地方国资参与情况 - 上饶银行完成12.44亿股股份发行 募资38.67亿元 总股本增至44.36亿股[2] - 上饶银行43位法人股东均为当地国企及省内其他市县国企 国有股占比从54.16%提升至约67%[2] - 青岛国信集团通过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增持后持股比例预计不超过19.99%[2] - 地方国资增持有助于优化银行治理体系 提高经营效率 强化与地方经济协同[2] 资本充足率现状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 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分别为12.44%和12.96% 明显低于整体水平[3] - 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 亟须资本注入[3] - 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 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增大等多重挑战[3] - 中小银行规模较小 抗风险能力较弱 需要及时补充资本应对潜在风险[3] 资本补充挑战与建议 - 部分中小银行存在股权流拍现象 凸显市场定价困境[3] - 应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加快建立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3] - 建议降低发行资本补充工具对财务指标 监管评级等方面要求[4] - 支持发行优先股 永续债 可转债 二级资本债等工具 优化股东资质条件 简化审批流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