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ceanBase: 以分布式数据库支持金融机构核心系统升级 助力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2025-08-08 07:55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强调金融服务创新、普惠和可持续发展,支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核心系统升级 [2] - 数字化转型从头部金融机构的"选择题"变为所有金融机构的"必答题",受政策监管、数字经济浪潮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需求推动 [3] - 移动互联网发展推动银行和支付机构从传统柜台交易模式转向终端直接交易模式,移动支付和普惠金融带来海量高频线上小额支付行为,生产业务系统面临大规模并发事务处理挑战 [3] 数据架构变革与技术演进 - 数据量从TB级跃升至PB级、ZB级,IDC测算到2024年中国数据量将达到48.5ZB,占全球总量的27.8% [3] - 摩尔定律受物理极限、制造成本、功耗管理限制逐渐失效,进入后摩尔时代,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在海量数据面前捉襟见肘且成本上升 [4] - 分布式数据库替代集中式是行业大势所趋,原生分布式数据库成为未来主要方向,助力金融机构满足客户对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服务的要求 [4] 分布式数据库优势与应用 - 分布式数据库相比集中式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访问时具备更强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容错性,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场景 [6] - 金融机构选择数据库需关注三个层面:数据层面确保数据一致性及底层代码安全,功能层面关注兼容性、迁移能力、事务处理及大数据实时分析能力,效果层面关键在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及性价比 [6] - OceanBase作为分布式数据库代表,坚持100%自主研发,避免开源数据库协议风险,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如自研"三地五中心"容灾架构,实现RPO=0、RTO<8秒,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秒级,采用全链路加密并支持国家密码标准,高度兼容MySQL和Oracle语法 [5][6][7] 核心系统升级实践与成效 - 核心系统是金融机构交易中枢,与周边系统关系紧密,全部政策性银行、5/6国有大行、20家资产规模万亿以上银行客户、70%头部保险、75%头部证券、50%头部基金公司已采用OceanBase,大部分涉及核心系统数据库升级 [8] - OceanBase总结核心系统升级八项工作:需求分析与战略规划、技术选型与方案设计、应用适配及业务测试与评估、系统升级与优化、业务验证与持续监控、安全与合规、培训与文档、持续迭代与优化,并建设四条升级路径包括Oracle平滑升级、大型主机DB2升级分布式数据库+单元化方案、小型机DB2升级、MySQL平滑升级 [9] - IDC报告显示OceanBase占据金融行业独立数据库厂商市场份额第一、本地部署市场份额第一、保险证券子市场本地部署份额第一 [11] 典型案例分析 - 中国工商银行2020年对公理财系统从大型主机改造为分布式架构运行在OceanBase上,支撑企业客户万亿级别资产,搭建两地三中心分布式集群,以五副本+主备模式提升高可用水平,保证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前提下有效降低成本 [8] - 中国太保核心资金交易系统年处理交易近1.6亿笔,总金额近7000亿元,峰值交易日处理71万笔交易、日处理金额25亿元,2024年1月升级至OceanBase后稳定运行,存储容量压缩到原来1/3,备份能力提升5倍,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备份、定期恢复演练痛点,并将核心客服系统、增值税系统、销管系统、寿险自然人等核心系统升级到OceanBase [11][12] - 交通银行完成贷记卡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后,将ECIF、借记卡主机核心、传统账务系统,全国各省分行数据库系统全部升级至OceanBase,计划2027年前完成全行数据库分布式升级,民生银行对公领域关键业务系统使用OceanBase进行分布式升级,保证业务连续性稳定运行,满足金融级高可用要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