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增资“补血”为转型打基础
金融时报·2025-08-08 07:52
行业增资动态 - 2025年前6个月已有4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 包括东莞信托 天津信托 北方信托 吉林信托 [1] - 2024年仅有2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 2025年增资步伐明显加快 [2] - 除已完成增资公司外 陕国投拟定向增发募集不超过38亿元 中原信托注册资本拟由46.81亿元增至50亿元 [2][3] 具体增资案例 - 东莞信托注册资本由20.65亿元增至22.20亿元 增加1.55亿元 此为2022年以来第三次增资 [1] - 天津信托注册资本由36亿元增至52.86亿元 增加16.86亿元 [1] - 北方信托注册资本由20.02亿元增至23.44亿元 增加3.42亿元 [1] - 吉林信托注册资本由31.50亿元增至42.05亿元 增加10.55亿元 [1] 增资方式 - 北方信托通过引入新股东实现增资 包括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和诚通国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 - 吉林信托通过吉林省方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增资 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 [2] - 陕国投采用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方式募集资金 [2] - 中原信托第二大股东中原高速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 [3] 监管背景 - 2023年3月《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要求行业回归本源 合规发展 [4] - 《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将"资本要求"列为监管评级五大模块之一 [4] -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拟将最低注册资本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 [4] 增资动因 - 应对行业转型压力和监管要求 [4] - 提升资本实力为业务创新和风险防控提供支撑 [6] - 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5][6] - 部分传统业务加速出清 新业务盈利空间尚待挖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