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孰高原则成标配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迎严监管
中国证券报·2025-08-08 07:20

银行调整代销基金风险评级 - 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密集上调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 建设银行将4只基金风险级别由R3上调至R4 今年2月已对21只基金进行风险等级上调[1][2] 中信银行自5月12日起对158只代销基金产品风险评级进行调整且均为上调[3] 农业银行发布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及动态评估规则公告[1][2] 监管政策驱动 - 调整主要为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 该办法规定产品风险评级结果与合作机构不一致时应按照孰高原则采用评级结果[4]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独立审慎对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并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理念[4] 正式实施日期为10月1日[1][7] 风险评级机制变化 - 银行采用"事前+事后"和"定性+定量"方法进行动态风险评估[2] 最终评级按照第三方合作机构评价和基金管理人评估二者结果孰高原则确定[2][4] 济安集群轮值主席指出基金投资策略动态调整和市场变化需相应更新风险评估[4] 部分银行在新基金上架时为增强吸引力倾向于给予较低风险评级[5][6] 销售适当性管理改进 - 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对代销产品开展尽职调查并形成独立客观的准入意见[8] 当前客户风险测评体系(多维度)与产品风险评级(R1-R5单一维度)存在维度错配[7] 部分银行在代销基金准入环节过度依赖第三方评估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7] 调整后若产品风险等级超出投资者承受能力将限制新增投资但不影响既有持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