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效应显现 部分债基遭遇大额赎回
股债市场跷跷板效应 - A股市场持续回暖 债券市场连续调整 呈现显著跷跷板效应 [1] - 纯债型基金7月以来平均收益为负值 整体平均收益为-0.11% [1][2] - 取得正收益的债券产品数量不足35% [2] 债券基金赎回情况 - 债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情形明显增多 7月24日单日有5只基金提高净值精度 [2] - 近一周共有13只债券基金因大额赎回提高净值精度 7月以来累计达36只 [2] - 5月和6月发生大额赎回的债券基金分别为14只和19只 7月赎回力度显著增强 [2] - 7月24日赎回力度强于今年2月 仅次于去年10月 与去年8月大致相当 [2] 市场波动原因分析 - 6月以来债券市场交易拥挤 基金久期创历史新高 杠杆率处于历史高位 [2][3] - 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带动商品和股票价格上涨 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1][3] - 债券市场整体久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加剧了市场波动 [3] 权益市场表现 - 7月24日12只权益类基金集中成立 总发行规模超110亿元 [3] - 多只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 [3] - 沪指站稳3500点 政策催化带动顺周期板块上行 [3] - 市场流动性充裕 情绪乐观 增量资金仍有较大增配空间 [3] 机构对债市展望 - 债基赎回主要来自理财等资管机构的预防性减持 尚未形成负反馈循环 [4] - 本轮股债跷跷板由流动性主导 非增长预期驱动 对债市利空有限 [4] - 央行维护流动性适度宽松 债市有望在调整中逐步找到新的均衡 [4] - 债券资产长期配置价值仍然显著 短期内应重视防御性和流动性管理 [4] - 债市波动率和波动区间将放大 建议观察经济数据和高频价格信号进行交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