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事件核心 - *ST双成起诉中融信托涉及两笔信托产品逾期未兑付 涉案金额合计5198.479万元 包括本金5000万元和收益198.479万元 [2][3] - 两笔投资分别为2022年9月投资的2000万元(年化7%)和2023年4月投资的3000万元(年化6.2%) 均出现逾期 [3] - 公司要求中融信托支付未兑付本息及资金占用利息 按同期一年期LPR计算 并承担诉讼费用 [3] 公司经营状况 - *ST双成2025年上半年营收8412.21万元 同比下降11.35% 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846.66万元 [4] - 逾期信托资金规模超过公司上半年营收的60% 对资金周转和经营流动性形成显著压力 [5] - 公司处于退市风险警示状态 业绩改善压力迫切 信托资金回收可覆盖上半年亏损并补充流动性 [5] 行业风险案例 - 中融信托自2023年起多款产品出现兑付问题 包括隆晟1号、圆融1号等 部分产品延期三年兑付 [2][6] - 长光华芯、火星人、金房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中融信托产品逾期 [6] - 吉华集团涉及5只信托产品减值 包括中建投信托和中融信托产品 其中一只逾期本金2438.52万元 [8] - 成都路桥1.56亿元信托计划最终兑付72% 损失本金4328.48万元 [8] - 恒银科技1.7亿元信托计划逾期未收回金额达1.85亿元 [9] 信托行业趋势 - 上市公司信托理财规模从2018年380.22亿元(99家公司)降至2025年89亿元(36家公司) [9] - 当前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2%-5.9%之间 上市公司偏好中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 [9] -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 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路径依赖 对产品风险等级和底层资产审查不足 [9][10] - 信托公司加快风险资产处置和推动逾期产品兑付是行业转型期重要课题 [11]
5198万元逾期或拖垮业绩,*ST双成起诉中融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