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价与市场反应 - 理想i8初始定价三个版本分别为32.18万元、34.98万元和36.98万元 用户普遍认为定价过高[3][9] - 发布后港股股价单日暴跌12.84% 美股下跌6.2% 市场反应负面[3][8] - 上市一周后公司调整配置 取消Pro版本 Max版降价1万元至33.98万元 Ultra版降价2万元至34.98万元[4][14] 竞争环境分析 - 纯电六座SUV赛道竞争激烈 主要对手包括特斯拉Model X/Model Y、小米YU7(上市三分钟大定20万辆)、乐道L90(六座版起售价26.58万元)[9][10][11] - 配置策略复杂化增加决策成本 Pro版阉割冰箱和基础智驾功能 与早期爆款策略相悖[13] - 98%用户集中选择Max和Ultra版本 促使公司缩减SKU[13] 财务表现与战略压力 - 2024年第一季度单车均价从30.22万元降至26.6万元 平均降价幅度3%-4%[21][22] - 汽车业务毛利率从MEGA交付前的19.8%降至第二季度19%以下 下滑1-2个百分点[22] - 2025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23.5万辆 同比下滑2.2% 首次跌出新势力前三[18] 纯电转型挑战 - 公司误将MEGA从0到1阶段认定为从1到10阶段 缺乏纯电市场验证经验[1][2] - 增程路线成本优势难以复制至纯电 充电桩运营等成本增加 销量不及预期将影响成本分摊[27] - 定价面临两难:低价策略可能破坏高毛利优势 高价策略则面临市场接受度问题[28] 智能化布局 - 推出理想同学Agent功能 实现停车场自动缴费等场景化服务[33] - L2级以上智驾功能行业装车率达66.3% 端到端技术成为主流[36] - 智驾功能稀缺性稀释 创新追赶周期缩短 短期内难以形成差异化突破[37][39] 行业竞争格局 - 电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威马、哪吒等品牌面临出局[38] - 规模成为生存关键 小鹏MONA M03下探至比亚迪价格带 零跑从纯电转增程[38] - 细分赛道优势不足以保证长期竞争力 需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持续发展[38]
小鹏G9的学费,理想i8要重交一遍?
虎嗅·2025-08-07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