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局千亿市场 北京机器人走出实验室

行业动态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与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相继开业,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1] - 北京亦庄采用"商业场景先行"策略,通过真实场景验证机器人性能,缩短技术转化周期 [1][4] - 产业链已形成"1+6"体系(核心零部件+6类机器人),集聚300余家生态企业,规模超百亿 [5][6] 商业模式创新 - 4S店构建"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闭环,工业机器人可模拟流水线工作,医疗机器人演示精准操作 [4] - 主题餐厅成为ToC场景试错场,验证出餐稳定性、运动姿态、巡航路径等实际应用能力 [5] - 生态密度加速商业化,核心零部件商、整机企业、场景方协同降低研发试错成本 [5][8] 政策支持 - 布局25万平方米机器人产业园,推出万台机器人应用计划,设立百亿产业基金 [6] - 2023年出台16项措施推动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场景应用和要素保障 [8] - 2025-2027年行动计划提出17项措施,聚焦技术前沿、创新平台、场景示范和生态优化 [9] 市场前景 - 高工机器人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2035年将超4000亿元 [9] - 通过马拉松赛事验证技术短板,制定国内首个综合任务执行能力分级标准 [7][8] - 形成需求反哺技术、数据优化算法、政策调整方向的正向循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