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目录申报现状 - 已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创新药目录 [1]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首次出现并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2] - 药企对申报创新药目录呈现复杂心态:渴望被纳入、矛盾观望、重在参与、持怀疑态度 [3] 药企申报心态分析 - 第一种心态是"重在参与",部分明星药已取得商保和进院成果,价格协商意愿低 [18] - 第二种是"保底"心态,国产创新药面临不进目录难生存的困境 [18] - 最普遍的是"想进又不想进"心态,因惠民保放量预期不明导致降价意愿不高 [19] 惠民保市场现状 - 惠民保拥有近200亿元保费和1.68亿参保人 [6] - 惠民保特药赔付占整体赔付比例8%9%,年支付创新药约20亿元 [7] - 20亿元赔付对应40亿60亿元销售额,但相比国谈千亿级市场仍显不足 [7] 惠民保赔付格局 - 创新药目录预计纳入30~50种药品,将出现"僧多粥少、强者多拿"局面 [8] - 浙江惠民保特药赔付数据显示,前10药品占整体特药赔付比例约65% [10] - 再鼎医药商保支付占比达35%,而部分药企因成本问题选择退出惠民保 [12][14] 创新药目录影响 - 第一版创新药目录预计不会根本改变惠民保当前"向头部集中"的赔付格局 [15] - 部分惠民保产品已开始限制与国谈药重复的药品纳入,可能为其他药品腾出空间 [15] - 创新药目录以推荐性质为主,未进入目录的药品仍可能出现在惠民保特药目录中 [22] 药企核心关注点 - 药企最关心的不是惠民保放量,而是医保部门许诺的"进院支持政策" [24] - 创新药面临挂网、进院、开方、支付四个关键环节,前三步是当前最大痛点 [25] - 直接挂网和"三除外"政策理论上可降低准入难度,但执行效果存疑 [27][29] 市场预期与政策执行 - 2025年上半年恒生创新药指数上涨60.27%,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23.93% [4] - 政策执行面临挑战,即便集采药品也存在报而不采、采购滞后等问题 [30] - 总筹资200亿的惠民保放量有限,进院政策带来的增长仍存不确定性 [31]
创新药目录申报破百,药企为何“想进又不想进”?
虎嗅·2025-08-07 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