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框架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涵盖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联动 [1] - 政策强调"先立后破"原则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重点突破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避免粗放式增长 [3] - 构建全覆盖、差异化、专业性金融服务体系 以产业需求牵引金融供给侧改革 形成清晰实施路径 [4] 金融工具与资金结构优化 - 推动贷款、债券、股权多元化融资支持 提高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比重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3][7] - 引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 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领域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提供中长期融资 [7][8] - 创新信用贷款产品 以商标、专利为授信依据 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破除抵押担保依赖 [7] 重点领域与产业协同 - 强化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作用 引导信贷资源向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 [3][6] - 发展供应链金融 提升产业链韧性 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 [4][7]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开展投融资路演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 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8]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工商银行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提供针对性优惠金融服务 采用算法模型生成企业评估报告作为决策依据 [5] - 宁波银行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设备之家" 截至5月提供46亿元设备采购融资 帮助完成1.3万台设备更新升级 [5]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资金供给多元化、风险管理精细化、服务场景生态化、政策引导精准化的"四化协同" [8] - 重点发力五大领域: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优化供应链金融、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数字金融 [6]
七部门重磅部署!事关新型工业化
金融时报·2025-08-07 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