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昌平发布“宜商十条” 政企联动打造“北京服务”样板区
中国经营报·2025-08-06 18:17

营商环境优化成果 - 昌平区推出全国首创AI政策计算器"昌慧达"及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十条",标志政务服务进入智能化、精准化新阶段[1] - 昌平区在北京市率先建立"见投即贷"投后赋能服务机制,启动创建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多项指标成为全市标杆[2] - 近三年年均供应产业用地超千亩,打造388万平方米"拎包入住"空间,迭代实施1242项改革措施[2] - 2025年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2.7万户,同比增长75%,增速位居全市首位[2] 产业发展规划 - 形成以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生命谷"、沙河高教园等为支点的"H"型产业发展格局,聚焦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产业能级跃升[3] - 推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持续升级"昌通办"品牌内涵[3] - 展示AI技术对医药健康、能源等主导产业的深度支撑,解读精准产业政策包[3] AI政务服务创新 - "昌慧达"实现市区政策集成、智能问答互动、政策综合计算等功能,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开发[4] - 平台覆盖70部市区两级政策,试运行4个月服务企业2.3万家次,解答咨询超4.1万次[4] - 解决企业"找不到、看不懂、用不上"政策难题,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指引、扶持金额计算等服务[4] 经济发展表现 - 2024年GDP增速达6.6%,排名全市第一,总量突破1800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7.1%,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建安投资增长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