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解读|上海银行近两年因合规问题多次收到监管罚单;MSCI ESG评级BBB级

监管合规问题 - 2024年8月因8项违法行为被央行罚款3000万元 涉及违反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反假货币业务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和报送大额交易义务等[5] - 同期15名责任人员被追责并处罚款8.5万元 涉及风险管理部、信用卡中心及零售业务部门主管[5] - 2024年8月杭州分行因绩效考评不合规、业务操作不规范、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浙江金融监管局罚款380万元[5] - 近两年持续因信贷管理、理财资管、监管数据报送、外汇业务违规受到人民银行、国家外管局及多地金融监管分局处罚[6] 组织架构与整改措施 - 将原风险管理部门承担的监管对接、整改及问责职能划转至合规管理部门[6] - 整改流程强调总分行协同机制[6] - 在ESG报告中披露改进措施但监管罚单仍持续出现[6] MSCI ESG评级表现 - MSCI ESG评级为BBB级 在消费者金融保护和环境融资关键议题表现不佳[7] - A股29家上市银行中16家获A级及以上评级 占比超50%[7] 消费者投诉与权益保护 - 2024年受理消费者投诉2.8万件 信用卡类投诉占比70% 主要涉及费用减免、债务催收及征信异议[7] - 贷款类投诉占比22% 涉及贷款审批及贷后管理问题[7] - 资产超3万亿元城商行中 北京银行投诉4.2万件 宁波银行3724件 江苏银行未披露[7] - 实施合作机构名单制管理 在协议中约束合作方行为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机制[7] - 委外催收环节存在骚扰亲友、泄露债务信息问题 还款收费不透明且存在高额利息及私自收费[8] 绿色信贷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发放绿色贷款841.32亿元 年末余额1202.93亿元 在头部城商行中排第三位[8][9] - 将ESG风险评估融入授信全流程 建立22个行业ESG风险评级模型 定价考虑能耗及环境成本[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5.97亿元同比增长3.85% 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增长2.30%[11]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3.27万亿元 在城商行资产规模排名第四 落后北京银行(4.47万亿元)、江苏银行(4.46万亿元)、宁波银行(3.40万亿元)[9][11] 同业对比数据 - 北京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103.50亿元 江苏银行3635.21亿元 宁波银行505.44亿元 上海银行1202.93亿元[9] - 四家头部城商行MSCI ESG评级均为BBB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