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保险市场投保热,什么原因?
金融时报·2025-08-06 09:18

行业增长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长期业务新单保费达934亿港元 同比2024年同期的652亿港元增长43.1% 创2001年以来最高季度记录[1] - 2024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为628亿港元 同比增长6.5% 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28.6% 成为市场增长关键驱动力[1] 政策影响与市场动态 - 香港保监局2025年2月发布新规 规定7月1日起港元分红保单演示利率上限降至6% 非港元保单上限为6.5%[2] - 政策调整催生"末班车"效应 大量投保人赶在7月前集中投保 推动市场热度攀升[2] - 部分保险公司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采用过度乐观的回报预测吸引客户 未能充分揭示非保证回报的波动风险[2] 产品优势与客户需求 - 内地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逐步下调 香港多元货币保单契合高净值人群分散化财富管理需求[3] - 香港保险市场对内地金融消费者保持强劲吸引力 源于其多元优势[2] 监管合规与风险警示 - 内地居民投保须在香港境内完成签署并有入境记录 否则保单无效[5] - "地下保单"存在保费支付风险 客户资金可能被中介挪用或侵吞[6] - "地下保单"存在理赔风险 保险公司可能以投保过程存在瑕疵或欺诈为由拒绝赔付[7] - 内地与香港法律适用差异明显 纠纷需按香港法律进行维权诉讼[3] - 保单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 消费者需自行承担汇兑风险[3] - 分红保险的非保证收益部分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并非宣传承诺的演示利率[3] 监管措施与行业规范 - 香港保监局提醒内地访客"赴港投保7件事" 包括亲身赴港购买、不与无牌人士接洽、直接支付保费等[4] - 广东金融监管局2024年要求排查"地下保单"情况 包括境内宣传境外保险产品及安排客户赴境外投保等行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