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反内卷”,如何过“考核关”
北京商报·2025-08-06 08:18

银行业"反内卷"背景与动因 - 银行业从单纯竞争激烈演变为资源错配与价值耗散 包括存款端"手工补息""返佣返利"等非市场化手段 基层员工陷入自购产品、抢客户的内耗式拼杀 科层化管理消耗大量精力 创新权限上收导致服务脱节[1] - 消费贷、经营贷利率普遍跌破3% 部分产品出现"1字头"利率 存款端通过非市场化手段维持规模 息差收窄压力持续增大[5] 地区与机构行动举措 - 广东地区推进"1+3+N"体系整治内卷 包括监管部门出台负面清单 公会制定自律公约 倡议书和承诺书 业务领域自律举措 清远市银行业协会同步组织工作会议[3] - 安徽宣城银行业协会倡议坚持合规经营抵制内卷 杜绝"变相贴息""最低利率"等恶性竞争 贷款定价基于风险成本 市场供求及服务价值[4] -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召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推进会 辖内57家银行机构参加 要求落实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4] - 工商银行要求整治内卷式竞争 广发银行强调抵制内卷坚持长期主义 兴业银行 平安银行分支机构加强反内卷工作[5] 内卷具体表现与影响 - 考核机制引发无效冲量与数据虚增 资源投入非生产性冲量行为 存款业务在关键时点采用变相高息揽储 返佣 赠送高价值礼品或附加服务 形成"一日游"存款导致稳定性差 成本高企[6] - 一线理财经理面临客户流失压力 有客户因对手银行承诺买理财送新款手机转出500万元存款[7] - 基层员工存款考核指标从2021年每人每月300万元新增存款涨至1500万元 员工通过自购 亲友帮忙 互换客户资源完成任务[7] - 养老金账户开户指标导致地推式营销 制造大量"僵尸账户" 客户领取福利后立即销户造成数据失真[8] - 基层员工填报大量无效报表如月末存款预测 客户拜访计划 占用大量工作时间 高频召开重复性冲刺动员会[9] - 考核指标频繁调整 如上月主推普惠贷款户数 本月转向中型企业授信 导致客户经理疲于应对[9] 监管处罚与违规案例 - 浙江温州龙湾农商行因关联方存款业务管理不到位 向非营销部门下达存款考核指标 贷款"三查"不到位被罚款265万元[9] - 浙商银行温州分行因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不合规被罚款135万元[9]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处罚案例包括将存款考核指标下达至个人 以赠送实物方式吸收存款 违规设立时点性存款考核指标 受罚机构多为地方中小银行[10] 创新困境与服务异化 - 总行推出的科技企业工程师专属理财产品在三四线基层网点难以完成 普通客户经理无法接触优质资源[10] - 数字化转型项目如理财夜市 供应链金融线上化因系统稳定性差 审批流程冗长 客户体验不佳落地困难[10] - 服务异化表现为客户取1万元需背诵七步服务口诀 表演双手接递 强行推荐信用卡[11] 改革方向与政策建议 - 需从考核机制重构 客户本位回归 创新赋权 监管协同四大维度系统性改革 推动从规模驱动迈向价值驱动[13] - 监管已禁止手工补息 加强同业利率自律管理 叫停无序竞争 低质价格拼杀[13] - 基层期待重构考核机制 取消短期无效指标 弱化排名与负激励 实施岗位差异化考核 赋予基层支行灵活调整权 减少无效工作[13] - 薛洪言建议建立三维度考核体系 规模指标增设客户结构优化率 利润指标纳入风险调整后收益 合规指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评分 通过窗口指导+非现场监测强化利率定价动态约束 对突破成本底线机构采取名单制管理[14] - 董希淼建议银行业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 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中小银行回归本源走小而美 小而精发展之路 完善差异化监管措施 鼓励专注小微企业 三农主体服务 防止大型银行非市场化过度竞争冲击中小银行[15] 行业财务表现与业务调整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受贷款利率下行影响 净息差收窄幅度在1-51个基点不等 10家银行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占比超20% 4家银行归母净利润负增长[14] - 部分银行主动压缩高风险资产规模 减少信用卡 消费贷 经营贷等业务占比 提升住房按揭 持证抵押等基石类业务比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