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去”到“融进去”,中国酒类国际化的下一程
进出口格局总体表现 - 酒类进口总额同比下降13.6%至17.3亿美元 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46%至10.59亿美元 呈现"一冷一热"格局 [1] 出口表现及结构特征 - 白酒出口额达5.29亿美元 同比增长30.9% 出口均价提升至63.7美元/升 [2] - 啤酒与葡萄酒出口分别增长25.8%和174% [2] - 白酒出口高度集中 茅台贡献行业出口额约七成 贵州省白酒出口中茅台占比超九成 [2] 进口市场及特殊现象 - 白酒进口金额同比激增63.4%至2.1亿美元 其中超90%被认为是通过"出口回流"方式操作 [4] - 政策套利空间存在 白酒出口享受近30%退税优惠 再进口需缴纳约40%综合税费 [4] - 进口葡萄酒和啤酒市场持续疲软 国产高端白酒在商务宴请场景产生替代效应 国产精酿啤酒挤压进口啤酒市场 [4] 行业发展方向建议 - 需从追求出口规模转向品牌渗透的高质量发展 头部企业应减少对港澳、东南亚传统市场依赖 开拓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5] - 需从依赖批发商转向建设海外终端 通过体验店和本土化营销建立稳定海外消费群体 [5] - 应推动产业协同抱团出海 共享渠道资源帮助中小酒企获得国际竞争力 [5] - 需从销售酒精饮料升级为传播东方生活方式 加强文化输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