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家对话辛利军:转型野生投资人,一年看200家企业,对医疗AI不上头

辛利军职业现状 - 从京东零售集团CEO离任后转为京东集团顾问 不再参与具体事务 但仍保留人事关系并领取薪酬 [1][4] - 目前主要活动包括个人投资、初创企业顾问、陪伴家人及每周2-3次高尔夫球 [1][5][6] - 以个人投资者身份深度介入医疗健康行业上下游 过去一年半调研200多家企业 [2][6]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察 - 投资聚焦生物制药和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 已通过LP方式参与行业头部投资机构 [6] - 区别于机构投资者 提供实操经营建议 从企业战略路径到具体问题处理方案 [7] - 摆脱京东视角后建立全行业观察 重点关注新药研发临床风险与同类最佳概率 [7] 互联网医疗行业判断 - 京东健康年销售额超600亿元 供应链目标基本实现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10] - 医保控费与支付改革推动非标服务外溢 未来3-5年互联网医疗服务将实现盈利 [3][13] - 大公司与创业公司将形成互补格局 前者擅长平台型服务 后者精耕医院关联业务 [14] 医疗AI发展评估 - 严肃医疗领域AI应用受监管限制 主要作为影像识别/科研辅助等决策支持工具 [16][17] - 健康管理领域AI应用广泛但变现困难 C端健康咨询类服务缺乏商业模式 [18][21] - 新药研发和诊后管理是AI较具商业化潜力的细分方向 [16][18] 行业趋势变化 - 五年前认为互联网医疗无法靠服务盈利的观点已被医保改革和院内服务外溢颠覆 [3][13] - 医疗健康商业化路径需5-10年 企业需明确核心业务方向以应对长期发展 [10] - 第三方平台正承接医院DRG/DIP改革后的自费项目服务需求并实现盈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