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治理行动计划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构建了包含十三项具体举措的完整治理体系,为全球AI治理提供前瞻性方案 [1] - 计划突破传统风险管控思维,将AI重新定位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全球发展战略资源 [2] - 提出"向善为民、尊重主权、发展导向、安全可控、公平普惠、开放合作"六项基本原则,其中"发展导向"为核心 [2] 治理理念创新 - 实现从"技术中心论"向"发展中心论"的根本转向,将缩小数字鸿沟作为首要目标 [2] - "公平普惠"原则要求助力全球南方国家接触应用AI,应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的现实挑战 [2] - 强调把AI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置于治理议程突出位置,体现对西方主导治理范式的反思 [2] 技术治理架构 - 通过跨国开源社区建设和安全开源平台降低技术门槛,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创新 [3] - 依托国际电信联盟等现有标准组织推进规范制定,避免制度竞争 [3] - 建立分类分级风险管理体系,探索AI服务可追溯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监管 [3] 治理模式创新 - 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包容治理平台,纳入企业/研究机构/民间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 [4] - 公共部门被要求成为AI应用示范者,通过规模化应用形成市场牵引和标准推广效应 [8] - 提出"可持续AI"理念,联合制定能效水效标准以保障环境友好型发展 [8] 国际合作实践 - 建立联合实验室/安全测评互认平台/教育培训等能力建设机制,形成完整合作链条 [7] -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和统一算力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具备互操作性的技术布局 [7] - 通过合作打造高质量数据集和构建全球数据共享平台,解决数据质量与流动问题 [7]
来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解读:智能时代全球治理新范式的中国路径
人民网·2025-08-02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