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寨李鬼”酒店遍地开花?
虎嗅·2025-08-02 02:13
山寨酒店现象分析 - 国际连锁酒店品牌如万豪凯悦被直接组合命名用于引流 吸引75个粉丝和数十条视频流量 [1][2] - 本土连锁品牌遭遇更隐蔽的山寨手段 例如全季被改为"金季" 亚朵被改为"桠朵" 汉庭被改为"瀚庭""汉廷"等 [3][4][5][7] - 山寨酒店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和小县城 利用消费者懒得核实的心理 [8][9] 山寨酒店运营模式 - 原配转小三模式 正牌加盟到期后改名继续经营 如希尔顿花园改为希顿国际 保留原装修和OTA图片 [13][14][15][16] - 蹭流量型选手直接模仿知名品牌 如"金季"模仿全季 利用品牌信任感快速获取OTA流量 [21][22][23][24] - 平台默许灰色地带 OTA平台明知山寨存在却未严格审核 形成利益链条 [31][32][35] 法律风险与行业影响 - 山寨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赔偿金额可达数百万元 如洲际酒店获赔285万元案例 [41][42][43][45][47] - OTA平台审核不严导致山寨酒店上线 损害平台信誉和用户体验 [50][51][52][53][55] - 山寨酒店形成"流量先行→现金为王→挨罚→换马甲"的循环商业模式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