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工厂产能消化与利用率分析 - 滁州工厂(AMA)已有超400个产品料号实现批量生产 另有600余个料号正与客户对接导入 并与贡献AAMI 80%以上收入的客户建立稳定合作[2] - 2025年上半年AMA实现收入14.1百万美元 达全年目标28.2百万美元的50% 7月预计收入3.5百万美元创单月新高 2025年全年收入有望超预期25%至42%[2][4][5] - 2026年AAMI境内两座工厂(AMC+AMA)营收估算为267.6百万美元 基于2025年上半年实际收入124.3百万美元及订单增长趋势 该目标具有可实现性[2][5] 产能利用率估算依据 - 2025年第二季度AMA实际蚀刻工序设备利用率达90% 电镀工序达56% 若计入代工AMC的产量 5月单月产能利用率可达44%[8][13][14] - 管理层采用"自上而下"方式估算2026年AMA产能利用率:以三家工厂总产值368.0百万美元为基础 AMA按20%占比贡献73.6百万美元产值 结合产品均价下降假设 推算产能利用率为76.9%[7] - AMC向AMA转移料号缓解产能瓶颈 2025年1-6月转移模具对应产品占AMA出货金额65% 但AMC收入未降且订单稳定增长 两工厂均获增量订单[5][6] 资产减值风险评估 - 滁州工厂资产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净额为71,361.72万元(2024年9月30日) 高于账面价值69,513.26万元 模拟现金流折现测试显示可回收金额57,392.11万元高于资产组账面价值51,435.19万元[15][16][19] - 同行业康强电子新工厂产能爬坡期约3.5年未计提减值 AMA实际经营超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成率144.56%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大幅改善[22][23] - 工厂设备成新率高且70%AMC设备已提完折旧 料号转移不新增大幅折旧 未来产品以ME-2、BOT等高需求新技术为主 闲置风险低[9][10][25] 行业前景与订单支撑 - 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47.14亿美元 下游汽车、新能源、算力领域快速发展及半导体周期回暖支撑需求[11][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AAMI整体在手订单73.2百万美元 较2024年末增长80% 境内两工厂订单54.2百万美元增长56%[11] - AMA关键工序设备利用率快速提升:冲压工序从2024年Q1的13.5%升至2025年Q2的26.5% 蚀刻工序同期从30.2%升至90.0%[13][14]
至正股份: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相关事项之专项核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