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农村改革 金融应更多着眼差异化
金融时报·2025-07-31 05:29

政策导向与金融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意见》,强调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意见》从五个维度提出金融资源配置举措:粮食安全金融保障、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果、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提升乡村建设金融服务水平、强化金融赋能乡村治理质效 [1] - 县域是维护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载体,常住人口占比超50%,承担近60%高中阶段教育任务,提供90%左右粮食产出 [2]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百强县GDP总额占全国经济总量10.12%,平均经济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2] - 人口净流入县数量减少但吸纳外来人口总量增加759.12万人 [2] - 多数县域面临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产要素吸引力不足、资源调动能力不强等问题 [2]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针对不同产业实施差异化信贷供给,如循环授信支持生猪、肉牛等产业稳定发展 [3] - 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支持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科技创新企业 [3] - 探索批量化授信服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融资需求 [3]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抵质押物、匹配信贷期限与经营周期等方式提升服务精准度 [3] 金融机构差异化服务 - 大行适合支持技术改造、设施投入等大额中长期需求 [4] - 地方中小银行擅长提供精细服务和灵活调整支持正常生产经营 [4] - 数字金融服务见长的大行可开展跨区域产业链批量化服务 [4] - 地方中小银行可借力基层政府、行业协会推动地区治理和产业协同 [4] 金融生态与资源整合 - 县域金融生态发生变化,金融管理职能重构,部分农信法人层级提级 [6] - 金融管理部门需与县域政府、行业协会等建立沟通渠道,保持对金融需求的感知力 [6] - 农信系统应通过组织架构、绩效考核等调整保持一线服务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