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的草台班子们
虎嗅·2025-07-30 09:51
汽车行业规模与管理结构 - 跨国汽车公司雇员数量动辄几万人 加上配套工厂和经销商后从业者达几十万人[4] - 采用高度垂直化的金字塔型管理结构 存在大量滥竽充数者混入管理岗位[4] - 企业规模可能突破管理能力极限 产生规模不经济现象 寄生阶层和南郭先生成为规模之蝗虫[5] 公司运营责任体系 - 分工高度精密化推动系统运转而非个人 无人需对运营结果负全责[6] - 高度分工导致以邻为壑现象 自扫门前雪不够 需将问题转移至他人[7] - 隔行如隔山 财务副总裁无法干预助理工程师图纸 中层管理者可构建信息茧房[7] 管理层背景与公司发展 - 发展高峰期的CEO多为技术或产品背景 平盘维持期多选营销背景 财务背景CEO往往预示公司衰退[7] - 国内汽车行业高管背景驳杂 包括互联网 手机 家电甚至卖老鼠药等行业[8] 汽车媒体生态 - 汽车媒体专业性聊胜于无 理解能力仅与厂家通稿看齐 消费者影响力低于缅北电诈[8] - 超过七成收入依赖厂家软文投放 成为编外官媒和通稿复读机 缺乏自由思想[8] - 软文需按厂家要求修改 媒体面临职业道德与收入搏斗 车企享受应声耳报神[8] 厂商与媒体合作模式 - 厂商与媒体合作构建宾主尽欢生态 厂商扮演完美之神 媒体伪造消费者意见[8] - 形成塑料花评论供需两旺 类似1915年假版《顺天时报》为袁世凯制造拥护帝制假象[9][10] - 草台班子车企与业余媒体产生井蛙共振 劣币驱逐良币通过观众叫好即可实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