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扬大团队发现控制垩白的关键基因
新华日报·2025-07-29 21:26

水稻垩白基因研究突破 - 扬州大学严长杰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突破性成果,首次精准定位并系统揭示了控制水稻垩白形成的关键基因Chalk9,破解其分子调控机制 [1] - 垩白表现为稻米上不透明的斑块,是淀粉颗粒与蛋白质基质合成节奏失衡导致的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稻米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1] - 数据显示垩白度每降低1%,稻谷收购价格上涨0.8%-1.2% [1] 基因作用机制 - Chalk9基因编码一种E3泛素连接酶,通过调控OsEBP89转录因子的蛋白稳态,确保淀粉与蛋白质合成同步 [1] - 当Chalk9基因功能减弱时,OsEBP89蛋白积累增多,导致垩白形成 [1] - 研究人员在Chalk9基因启动子区发现了一段64个碱基长度的插入/缺失变异,携带优良版本Chalk9-L的水稻种质能显著降低垩白率 [1] 应用前景 - 全球约30%的籼稻品种缺乏Chalk9-L优异等位基因 [2] - 该发现为解析稻米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新视角,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直接可用的基因资源 [2] - 研究成果有望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实现高产与优质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潜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