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 主题为"智能时代同球共济" 规模创历届之最[1][3] - 展会汇聚800多家企业 涵盖40余款大模型 50余款AI终端产品 超过60款智能机器人以及8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3] - 参展商覆盖模型应用 智能体 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 智能硬件 AI+AR眼镜 AI芯片 智算与AI基础设施等热门行业[3] 机器人产业进展与投资趋势 - 机器人技术实现显著进步 从去年炫技式展示升级为可完成叠衣服 捡东西等简单任务[3] - 投资机构集中布局机器人上游零部件厂商 因其具备技术壁垒 与整机厂合作紧密 持续盈利能力及低起始估值特征[3] - 投资集中于上游产业链原因:行业处于"0-1"阶段侧重供给侧逻辑 零部件厂商率先获得确定性收入 A股缺乏上市整机公司导致投资渠道受限[4] - 预计未来两年随着机器人整机厂上市和千亿市值整机厂出现 将推高机器人投资热情 加速人形机器人进化及泛机器人产品商业化落地[1][9] 科技板块投资表现与产品创新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0.86% 科创50指数和科创创业50指数分别上涨8.24%和10.65%[5] - 公募基金积极布局科技板块 首批科创综指ETF和科创债ETF产品年内获批 其中10只科创债ETF募集上限均为30亿元且全部"一日售罄"[5] - 目前有12只科创板相关基金正在发售 包括泓德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等产品[5] - 科创板基金业绩表现突出 382只相关基金中九成取得正收益 工银瑞信科创医药ETF领涨41.79%[7] AI产业发展与商业化应用 - AI算力快速发展为国内AI产业链注入信心 WPS AI 3.0等应用引领智能体创新 结合下一代模型技术发展[1][8] - AI应用聚焦B端和C端双轨赋能:B端通过智能体实现降本增效 2025年全球AI工具在代码生成等领域应用率超25% C端通过硬件集成重塑用户体验但变现较弱[8] - 人形机器人远期需求庞大但当前应用场景有限 尚未形成大规模收入 需关注供应链中具备优势地位的企业[9] 产业基金与政策支持 - 上海市人工智能企业风险投资(CVC)基金正式发布 首期规模30亿元[7]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启动第三批子基金遴选 聚焦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母基金重点投向智能芯片 智能软件 自动驾驶 智能机器人等领域[7] - 短期存在GPT5发布和国内AI应用政策支持等催化因素[8]
公募基金经理逛WAIC有感:AI应用持续引领智能体创新
北京商报·2025-07-29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