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像记忆|“失联”88年的中国战地记者,民族从未忘却
新华社·2025-07-29 12:29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1937年8月1日,《世界知识》杂志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中,这句振聋发聩的预言穿透纸背。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洞穿时局、精准如炬的论断,竟出自一名年仅二十五岁的战地记者之手。 然而,就在文章刊发月余之后,这名年轻记者的身影便消失在弥漫的硝烟之中,"失联"至今。 他就是方大曾,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公认的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 刊载在《良友》杂志(1937年7月号)上的图文报道《卢沟桥事件》。(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摄影 方大曾,又名方德曾,笔名小方,祖籍江苏无锡,1912年7月13日出生于北京。还在中学时期,他就用母亲给的7块大洋买了一架照相机,由此走 上摄影之路。 方大曾的镜头始终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记录百姓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朴素而真实。他留下的影像中有纤夫,有脚夫,有矿工, 有农夫,有车夫,有流浪者,也有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方大曾的照相机镜头始终对准社会,关注社会动态和民生。在黑与白相映衬的影像中,他 留下了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血与火、战争与苦难。 纺纱厂。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民众集会。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