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沙金融30条”改革乘数效应加速显现
金融时报·2025-07-29 02:49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南沙作为全国唯一三次迎来国家级金融开放政策的区级区域,已培育出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等八大特色金融名片 [1] - 2025年1至4月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28.8%,占本外币结算比重69.4%,人民币持续保持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地位 [2] - 政策支持拓展NRA账户资金用途,允许转存定期存款及购买大额存单以提升吸引力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将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探索债券发行机制、评级标准与港澳互认路径 [3] 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 南沙作为跨境人民币政策创新前沿,支持贸易新业态结算及海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 [2] - 金融机构通过"穗企云"平台实现科技企业24小时授信评估,突破传统抵押物限制,匹配技术价值授信方案 [4] 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中国人民银行优化票据承兑规则,推动供应链票据等创新产品扩大应用,完善科技产业票据融资统计制度 [4] - 金融机构推出"科技专项贷款+外部直投"组合服务,联合外部投资机构解决企业长短期资金需求 [5] -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将优化确认功能,推动供应链金融产品场景化创新以支持高端制造 [5] 金融机构政策响应 - 广州数据交易所联动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及国际团队,构建覆盖数字资产全链条的国际化生态圈 [6] - 汇丰中国启用全球最大培训中心强化企业出海服务,南航租赁加大航空租赁业务南沙投放 [6] - 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探索电力期货,强化与港交所跨境合作 [6] 改革经验全国推广 - 南沙"贷款+外部直投"模式为其他地区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参考,期货、保险领域合作经验可复制至内地与境外市场合作 [8] - 商业银行建议完善跨境股权投资"白名单"机制,对重点产业企业实施外债额度自主核定等便利化措施 [7]